查看原文
其他

从古至今,能持续不断成长的人,都掌握了一种经典发展模型 | 头条

张阳 新校长传媒 2022-03-28



当前,在反思教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到,学校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到,“如果不重塑企业和教育,这两个传播工业时代世界观与技能的核心组织,变革就不可能到来。”

这意味着,当我们思考教育变革的时候,也需要看见工业时代最核心的企业组织形态在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因为奇迹企业背后,一定藏着如何激发一个人的秘密。

当我们用“组织进化”的视角,来观察教育中正在发生的学习方式创新时,一切变得更加清晰。
 

奇迹企业背后
藏着如何激发一个人的秘密

记得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我第一次认识日本N高中,他们的分享特别打动我,不仅因为N高中的校长也是教社会科学的,是我的同行,更是因为他提到N高的创立初衷:

N高中源于日本的N站(一个以动画、漫画、游戏内容创作与分享的视频网站)。当年进入日本动漫行业的人,往往都是老师眼中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却创造了动漫行业的辉煌。这背后,一定藏着这个行业如何激发人的秘密。这才有了N高中。

那么,企业激发人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大家可能觉得,多给钱,不就行了。实际情况还真不是。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激发员工,除了提供公道的薪资,最好高于平均水平,还需要在任务(要做的事)、时间(何时做事)、团队(和谁做事)和技术(如何做事)四个方面赋予自主权。

是不是有点眼熟?当我们说任务的时候,像不像说项目式学习?说时间的时候,像不像说自适应学习?说团队的时候,像不像说合作学习?说技术的时候,经历过年初线上教学的我们,一定还记忆犹新。

这些都让我们隐约感受到,企业的组织进化和学习方式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桥梁。
 
 
如何推动“人”持续成长?

在探月学院,我们试着把这一个桥梁找出来。

最终,我们在《人人文化》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书的腰封非常吸引人:“如何拥有一个悍将辈出、良将如潮的组织。”

不管是一个学校,还是一个班级,我们都想有这样的文化氛围。

作者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和丽莎·莱西(Lisa Lahey)研究了一套方法,希望将这样的文化复制到每一个组织中。

来源:How Deliberate are You in Developing Yourself and Others? ( https://odnchicago.org/wp-content/uploads/DDO-Presentation-1.9.19.pdf)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模型。可能你会担心,会不会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研究发现,这个模型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于是把它翻译成了“借事”“修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大家都特别熟悉的孙悟空为例,这个猴崽子大闹天宫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是个大问题,就算把他压在五行山下,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于是,我们找到一件事——护送唐僧取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借事”“修人”。 

那么如何“借事”“修人”呢?这个模型里,包含四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个体发展、集体发展、能力发展和关系发展,它们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模式。

这个无限循环怎么展开呢?

继续用孙悟空的例子来讲,孙悟空有其自身的优势,若他一个人去取经,一个筋斗云就解决问题了,但是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成长,于是,我们给他组织团队,唐僧、八戒、沙僧都来了,集体发展与个体发展不同,需要有共同的目标,有大家彼此的支持和相互的反馈。

后续的能力发展和关系发展,就进入到我们教育人更为熟悉的领域。

我们都知道,让孙悟空发生转变特别难,就像我们时常也会遇到一些让人头大的学生。

但这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孙悟空的老师也拿他没办法。最早教他本事的菩提老祖,最后也只能嘱咐他一句,“你之后惹出事来,千万不要提我的名字。”

所以,如果只是从一个基本任务,一个老师知道答案的任务去要求孙悟空,显然没有办法推动他的发展。这就需要进入到场景任务,让他真正去担任一个工作,可是大家也知道弼马温这个职位被他弄成了什么样子,所以这也解决不了他个人发展的问题,怎么办?只能继续向外移动,进入到真实情境的任务。 

去取经吧,这件事情菩萨也没有答案,需要你自己去体验。

于是,师徒四人就上路了,一路上整理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之前认识的、不认识的,有恩的、有仇的,都在这一个取经历程当中得以重建。

而孙悟空的个人发展,想当齐天大圣,想去除恶扬善……也在取经这件事情当中一一实现。 

绿色箭头中的三项任务就是表现性评价中任务设计连续统一体,从基本任务,到情境任务,最后真实任务的挑战。

在人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循环在起到作用。 

说到这里我想追问一个问题,在这个循环里,老师最容易忽视哪个环节呢?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往往容易把“关系发展”拿掉。

因为我们将学校叫做“象牙塔”,我们希望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就能自然而然地想着为社会做贡献。实际上,当学生们没有和那些真正想要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产生关系时,是很难进入这样一个情境的。

所以,在设计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有没有在学生的学习旅程中,去设计一个让学生和那些正在为社会服务的人产生连接机会。
 
 
设计学生的关系发展
而不仅是能力发展

这个“借事修人”的模型如何影响学生?

我们不妨从作业着手。所有的经典作业,都值得用这个“借事修人模型”重新设计一次。

以上海的中学生群体,都特别熟悉的“新闻简报本”为例,学生每周摘录一些新闻事件,自己写评论,也会在课堂上分享。 

这个作业有能力发展,有集体分享,也有个人作品呈现,唯独少了关系。在探月学院,我们对它进行了重新设计:让学生阅读得到APP上的《邵恒头条》。
 

为什么?因为邵恒与我们的学生是有连接的,她从北京潞河中学申请到哈佛大学,在读完了政治学之后,想用政治学的眼光带着大家看世界,就有了《邵恒头条》这个栏目。

对于一个政治老师来说,这简直是帮我上课啊。

我请学生每周从《邵恒头条》的四则新闻中,挑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根据斋藤孝的“红绿蓝”三色分析方法,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学生用红色划观点,蓝色划证据,绿色划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个方法也在锻炼学生的能力,不仅政治课可以用,语文、英语、历史……只要涉及阅读能力的学科都可以使用。

那学生的能力又如何评价?我们使用Summit School认知量规评价。我们根据量规,和学生沟通,任务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学生拿到任务的时候,就知道合格水平是什么样子;如果想做得更好,量规还能帮助学生看到,需要在哪些方面持续改进。

设计好作业后,还要与邵恒小姐姐建立关系,于是我就厚着脸皮,在《邵恒头条》留言,希望用栏目生动的选题、专业的视角、成长的态度,陪伴学生的成长。邵恒小姐姐也回应说,说特别期待看到学生们的作业。

当学生们知道,邵恒小姐姐要查自己作业的时候,既期待又兴奋又紧张。最后,他们将15份作业整合成一个作品集,加上一个总结反思,由我转交给邵恒小姐姐。 

你看,还是原来的作业,还是原来的味道,但是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在是坐井观天,而是试着用专家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这个世界。

而且这个专家,还是学生自己可以去接近的专家。

对于学生,这个模型用起来并不难,只需要我们对经典作业做一点点的修改就足够了。在探月学院的实践里,我们发现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模型还可以影响老师的学习。 
 

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
先要改变老师的学习
 
在探月学院,政治不是由同学科老师一起教研,而是将社会科学这个大类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包括自我认知、经济、心理、政治等学科,形成一个共同进退的小团队。

团队中的老师,除了我都是第一次站上讲台;但是他们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学部负责人,我不能用简单的教师培训去框住他们,于是,我就用了“借事修人”模型来推动老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步,明确个人使命。来了探月之后,我们会邀请老师们在公众号上写下一篇文章,探讨以下三个问题:你来自哪里,你想去哪里,以及探月可以帮你实现什么。

第二步,融入集体发展。我们学部现在就是4个人,但我们会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学部有400人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坚持的长期目标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目标,除了找到这个目标以外,我们每周还借助工具做定期的反馈。

反馈的工具来自于古典老师。我们彼此追问:

你觉得我当前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你觉得我过去工作中,最给力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以便让老师能够彼此看见。

有了这些还不够,第三步,就走向的教师成长的关键——专业能力的发展。 

在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和探月教育生态变革学院的帮助下,我们不仅搭建了教师能力模型,还梳理了教师能力进阶顺序,完整展现从“新手”到“老手”的动态发展过程。

美国InTASC专注于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多的教师成长策略,在梳理基础策略和高阶策略时,我们发现教师成长的两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老师如何保证班级的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知识。

第二条路径是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两条路上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以第一条路径为例,不少老师关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何实现,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位于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对于新老师,首先要解决基础问题,其中两件事尤为重要:

一是“匹配”,教师通过与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相联系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说你希望学生分析、综合,结果你一个人在台上拼命讲,那目标和活动肯定就不匹配。 

二是“表征”,这事格外重要。教师要使学习目标明确易懂,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图形组织、模型和表征。

最直观的就是老师的板书设计,能不能达到一看就知道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正在看的这个“台阶”图就是一个典型的表征,表示着新老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循序渐进。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在带领团队向目标迈进的过程当中,我还要去设计关系发展。

既然我们是跨学科,我们能不能像美国做跨学科的学科标准一样,把跨学科的社会科学标准也做了?

这就好比取经。我们一起思考“谁是这件事情的国外、国内顶级专家?这些专家通常活跃在什么样的平台上?”

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把身边的资源全部梳理了一遍。我们联系上了复旦大学正在上社会科学导论课程的唐世平教授、美国《模型思考者》的作者斯科特·佩奇教授,还梳理了得到APP上的课程和老师,同时也将上海中学、北大附中、青岛中学等亲友团全部发动起来。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老师做这件事情格外费脑子,能不能帮忙找点背景音乐?于是,学生就给老师们整理了一张歌单,给我们换脑子的时候用。

所以,在我们集体作品的最后,我们写了一句话:

“创造,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比创造更加享受的吗?当然有,那就是大家一起创造。” 
 
 
这个世界
一定有个“作品”因你而来

这个模型的元素似乎都讲完,但是在“表征”上看,我们还漏了一个东西。为什么模型上除了集体发展用红色标注以外,其全是灰色系的呢?

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最后一个重要信息:

我们所看到的灰色系部分,最终要沉淀为一份“个人作品”。

虽然事情是一起做的,但是作品是极富个人色彩的。比如说在探月,我们一起做MTC(Mastery Tran Consortium,素养成绩单联盟)成绩单,我就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对比了中国的综合素质评价和美国的素养成绩单之后,总结了一个14万字的品控手册,又在同事的建议下,将它浓缩为一张“素养教育地图”,成为在我们做素养成绩单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一个作品。
 

如果你想要推动任何人的发展,请关注作品,而不仅仅是作业。

我在跟学部老师沟通的时候,总是不停地问他们“今年你的作品是什么?”“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和世界沟通呢?”

这也是MTC素养成绩单给我的启发。这份成绩单中,学生作品比教师评语重要。当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作品、情境任务的作品、真实任务的作品……就足以推动其持续发展。

MTC素养就是通过这些作品来看,学生发展过程当中是否得到了老师和学校的有效支持。 
 

说到这里,我们在回过头来看近几年教育中关于学习方式创新关键词,一些在关注学生的能力成长,一些在为学生重组关系,如混合学习、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但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汇集在“作品”这个特别小的方格里面。

因为只有作品,才能推动学生持续的和世界对话。

作品正好印证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的一段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

我们的内在生命力,需要借助我们所创造的外在之物去修炼。如果想有一个很大的心理空间,需要通过创造外在现实之物去拓宽,也就是“扩容”。当生命指向成长时,我们的一生必然是不断扩容的过程。

只有真正达成的成就才能拓宽你的空间,想象中的世界大小不能起到这个作用。你的心理空间有多大,需要现实作为去检验,也需要现实成就去扩容。

太多人不敢去做事、不敢去爱人、不敢去创造、不敢生出渴望,几乎都是因为担心自己会失败,为了避免受挫后的羞耻感。心理扩容的最佳时期是孩童时,因为年龄越小,达成夸张目标所需要的现实资源越少。成年人如果想扩容,最好的方式是去创造你真心想创造的事物。”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作品因你而来。

最后,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概括出了用好这个模型的三个锦囊:


第一,设计关系发展,而不仅仅是设计能力发展。


第二,改变老师学习,而不仅仅是改变学生学习。


第三,关注个人作品,而不仅仅是关注个人作业。


以上,就是我做了10年教师以后,用“组织进化”的视角以后,发现的一个更加清晰的世界。

回顾这10年的教学经历,我忽然发现,答案在我刚入行时就已经在那里了。 

那一年,我在宁夏西吉县三合村三合中学支教,看到一个乡村老校长怎么推动学校的变革。

校长努力地去拓展社会关系,通过各种资源给学生、给老师搭建桥梁。在我上课的第一天,学生甚至拿着自己的作文集问我,“老师,可不可以给我的作品集一些反馈呢?”

那是在15年前。

最初,是我们塑造了我们的作品和经历;后来,是我们的作品和经历塑造了我们。 


作者 张阳,探月学院社科学部负责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
责编 | 芋圆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 李希贵:学生第二 

• 我们想建设一个最棒的学校图书馆,它该是什么样子呢?

• 中国学子如何告别“讨论恐惧症”?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